恒行5娱乐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CSC研究金属和金属新材料团队)
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研究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参考。因本订阅号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户中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您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使用或转载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核心观点
锂:日前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在天津挂牌成立,承担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务,涵盖废钢、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据SMM统计,截止2024年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565.8万辆,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超过58万吨,预计2028年以后,社会退役的理论回收量将逐步超过产间废料,2030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量将达到602.8万吨,2024-2030年,社会退役的全球理论可回收金属量复合年增长率增幅在44%左右。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的成立将推动废旧电池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未来5到10年,动力电池退役还会迎来新的高峰,建议关注相关回收板块。
▊行业动态信息
锂:据百川盈孚,本周工业级碳酸锂市场均价为6.95万元/吨,较上周下降1.4%,电池级粗粒氢氧化锂均价为6.85万元/吨,较上周持平。供给端,本周国内碳酸锂产量波动较小,锂盐厂普遍维持前期生产节奏,无减停产情况出现。月初碳酸锂价格高位,厂家套保及预售,可维持正常生产,且矿价随碳酸锂价格波动,滞后性减弱。通过智利及阿根廷9月出口量预计,10月国内进口量预计上涨。工厂库存小幅累积,下游库存持稳,仓单量下行,部分贸易接仓单挑选好货做期转现,贸易库存上涨。需求端,本周下游市场的外采需求仍以刚需为主,期货价格低位时,下游询价增多,但多寻高性价比货源,部分老货及小牌货源接受程度较差。工碳存价格优势,流通性相对更好,部分小牌电碳价格接近准电报价。贸易低价接仓单较多,筛选品牌进行出售,部分存再加工意图。资源端,国内锂资源自主可控意义凸显。
镍:本周LME镍价为16120美元/吨,较上周下降5.2%;上期所镍价为125870元/吨,较上周下降2.2%。本周SHFE镍库存2.8万吨,LME镍库存13.55万吨,合计库存16.35万吨,较上周增长0.2%。本周国内硫酸镍产量预计28000吨,较上周产量减少,开工率同步下调。近期硫酸镍下游需求持续不振。
稀土&磁材:本周稀土价格上调。截止到本周四,氧化镨钕市场均价42.35万元/吨,较上周五价格上调0.95%;氧化镝市场均价175万元/吨,较上周五价格上调0.57%;氧化铽市场均价587.5万元/吨,较上周五价格上调1.73%。从供需基本面看,原供应稳定,近期生产企业开工稳定,产量变化不大,氧化物及金属产出尚可,节后厂家接单一般,现货库存略有累积,但多数仍以交货为主,更低价格抛售意愿不强,短期内供应端对价格支撑尚可。需求增速放缓,节后下游钕铁硼企业新增订单不多,对原料采购需求减弱,大厂持续有招标,但小厂现货采购较少,且金属贸易商不能参与招标,散货需求不足,导致降价出货意愿增加,对市场价格支撑减弱,需求端更多订单继续观望。
风险提示:
1、全球经济大幅度衰退,消费断崖式萎缩。世界银行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计2024年全球GDP增速为2.6%,2025年为2.7%。该机构认为,随着通胀放缓和增长平稳,全球经济正在通往软着陆的道路上,但风险仍然存在。欧美经济数据已经出现下降趋势,若陷入深度衰退对有色金属的消费冲击是巨大的。
2、美国通胀失控,美联储货币收紧超预期,强势美元压制权益资产价格。美国无法有效控制通胀,持续加息。美联储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连续加息,但是服务类特别是租金、工资都显得有粘性制约了通胀的回落。美联储若维持高强度加息,对以美元计价的有色金属是不利的。
3、国内新能源板块消费增速不及预期,地产板块继续消费持续低迷。尽管地产销售端的政策已经不同程度放开,但是居民购买意愿不足,地产企业的债务风险化解进展不顺利。若销售持续未有改善,后期地产竣工端会面临失速风险,对国内部分有色金属消费不利。
]article_adlist-->证券研究报告名称:《国家资源再生利用平台成立,关注锂电等资源回收板块机会》
对外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7日
报告发布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报告分析师:王介超 SAC编号:S1440521110005
郭衍哲 SAC编号:S1440524010001
邵三才SAC编号:S1440524070004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微信号:CSC研究金属和金属新材料团队)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中信建投研究金属和金属新材料研究团队运营的唯一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机构类专业投资者。中信建投不因任何关注本订阅号或接收、阅读本订阅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中信建投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中信建投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中信建投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订阅者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产生误解。提示订阅者应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说明、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中信建投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意见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中信建投的其他部门、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订阅号中内容、意见不一致或相反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中信建投没有将此内容、意见向订阅者进行更新的义务。
本订阅号发布的内容并非投资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订阅号内容受众的任何投资建议。本订阅号所载内容、意见仅供参考,亦不构成任何保证,订阅者不应单纯依靠本订阅号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订阅者应当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中信建投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订阅者根据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归属于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修改、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订阅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